“你好?大家好?你叫什么名字?……”寧靜的夜晚,一遍又一遍整齊洪亮的聲音在于田縣庫勒吐克村村民文化活動中心響起。“今天的學習先從問候開始,以后逐步學習復雜的句子。”從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的住村工作組成員艾力亞爾·玉麥爾擔任授課老師,指著黑板上寫好的漢字示范,臺下學生跟著朗讀學習。
5月25日,經過精心籌備,于田縣科克亞鄉庫勒吐克村“雙語”夜校正式開班,工作組成員與參加學習的村民們共同學習交流。
工作組進住以來,了解到村里很多村民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較為薄弱,想學“雙語”,但苦于缺乏學習環境和條件,存在缺少“雙語”老師的實際困難。為盡快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漢語水平和工作組成員學習維吾爾語的水平,經與村“兩委”班子商議,共同決定把“雙語”夜校辦起來。
為辦好“雙語”夜校,工作組結合實際,認真謀劃培訓內容、授課形式、講課時間等,最后確定由工作組全體成員輪流承擔教課任務,并專門購買了《農牧民輕輕松松學漢語》等學習教材,培訓時間為每周一、三、五晚上一個小時。
在“雙語”夜校開班儀式上,工作組副組長孟英明和庫勒吐克村黨支部書記伊布拉音木·阿西木,分別向村委會干部和村民提出了學習要求,鼓勵大家學習好掌握好“雙語”,共同為來上課的學員發放了教材和學習用具等。
參加“雙語”夜校的村民阿布都艾尼說:“現在越來越感覺到學習漢語的重要性,不會語言無論日常生產、生活還是外出務工、看病、購物都遇到困難和麻煩,這次工作組給我們辦漢語培訓班太好了,我一定要珍惜機會,好好學習。”
“雙語”夜校激發了村民學習漢語的熱情,工作組成員在“教學相長”過程中也強化了維吾爾語學習。這種互相學習語言的氛圍,對促進民族團結和共同進步產生了積極作用。


